方有执曰:弱为虚损不足脉,阴虚生内热,所以烦,然属虚烦,故虽烦亦微也。故曰:宿食在上脘者,当吐之。
吐血欬逆,肺大伤也;上气,肺无降也;脉数有热,火烁肺金也;不得卧者,阳不入赵良曰:脉数有热,阳独胜也;不能卧,阴已绝也。脉弦者生之「弦」字,当是「滑」字,弦为阴负之脉,岂有必生之理?
少阴病,下利便脓血者,可刺。故咳而小便利,若失小便者,是肾中阳虚也,发汗则阳气益亡,故厥冷。
阴病十八,何谓也?阳微,寸口脉微也,阳得阴脉为阳不及,上焦阳虚也。
于是以黄耆固卫,芍药养阴,桂枝调和荣卫,托实表里,驱邪外出,佐以生姜宣胃,大枣益脾,为至当不易之治也。病手足逆冷,脉乍结,以客气在胸中,心下满而烦,欲食不能食者,病在胸中,当吐病人手足厥冷,脉乍结者,以寒邪结气,结在胸中,阳气不能四达也。
火熏逼汗,热入于里,故小便不得。使火生土,使土制水,水弱则火旺,火旺则制金,金被制则木不受邪,而肝病自愈矣,此亢则害,承乃制,制则生化,化生不病之理,隔二、隔三之治,故曰: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。